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华西都市报”关注万源:对14个单位开展巡察“回头看”到底看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8-07-27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太堡寺村原支部书刘金文占用群众征地补偿款,已被开除党籍,全体镇村干部必须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这是近日大竹镇党委书记王钰在对全镇干部开展警示教育。今年1月以来,万源市委派出四个巡察组对市卫计局、市教科局、草坝镇、大沙乡共14个单位开展巡察“回头看”工作,以实际行动回答“回头看”到底看什么的问题。
 
  据了解,开展“回头看”,就是要出其不意地检视被巡察党组织对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释放出“不是巡察一次就万事大吉”的强烈信号。这是深化巡察“后半篇文章”的有力武器,也是验收巡察成效、形成再震慑的制胜法宝。
 
  看态度
  好的态度
  是取得整改实效的一半
 
  “巡察组对我镇的反馈意见的确‘画像精准’,我反复看了很多遍,也琢磨了许久、思考了许久,我想着必须把反馈的问题责任到人,个个击破,整改才能到位。”黄钟镇党委书记刘明述说,秉承着这样的态度,黄钟镇的政治面貌可谓是焕然一新。
 
  不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巡察组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真正的态度,不是在表态发言中,而是在思想上、意识上、制度上。”万源市委第二巡察组组长龚明富如是说。
 
  这次“回头看”过程中,市委各巡察组以巡察反馈意见为蓝本,对照反馈意见和被巡察党组织拟定的整改方案及报告展开全面盘点、逐项检查,逐页翻阅被巡察单位相关会议记录、制度文件等佐证资料,深入查看落实巡察整改责任是否具体化。对发现的不敢揭短亮丑,避重就轻的现象督促再整改再落实。
 
  看执行
  执行
  是保证整改效果的关键
 
  整改不是说在表态发言里、写在文件方案上就能完成,要付诸行动才能压茬推进,达到效果。各巡察组在对照整改方案、查阅制度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更注重观察执行是否到位。比如:是否按照健全完善后的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学习,职工上下班是否有按照考勤制度按时签到,职工请假是否严格履行手续等。
 
  “回头看”发现,大部分被巡察党组织班子成员都能够主动认领整改责任,对标分管领域存在的问题,带头整改,督促整改,整改效果可见一斑,如:移交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教科局、市城管局等单位信访问题,已全部办结;市公安局组建局机关党委,配齐机关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有专门的办公室、规范设置党建活动室,重新选举产生了31个新一届支部委员和党支部书记;市卫计局加大纪律审查工作力度,结合万源市“清源行动”,全市卫计系统共有47人主动交代违纪问题,上缴违纪金额合计1275355.54元。
 
  看评价
  群众评价
  是检验整改成效的试金石
 
  “以前周家坝砂场噪声大、粉尘多,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影响我们的起居生活,现在供电所把电源切断,这个砂场总算彻底关门了。”竹峪镇居民赵某感激地向万源市委第三巡察组说到。周家坝砂场违规生产的问题,正是第三巡察组在巡察竹峪镇党委时移交给竹峪镇整改的问题。
 
  群众满意度是衡量整改效果的重要标准。按照要求被巡察党组织的整改情况报告需在万源市电视台、官方网站、人口密集场所的LED屏等平台进行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同时,巡察组将向被巡察单位移交的群众信访诉求类问题纳入“回头看”的重点内容,通过走访干部群众,开展问卷调查,特别是涉及扶贫领域、惠民资金发放等方面按照清单一对一回访到户,收集对整改的满意度,不给任何问题留“时间和空间”,以群众满意度考量班子的责任担当,倒逼被巡察单位把问题整改彻底。
 
  看问题
  充分发挥“回马枪”作用
 
  有的人错误认为一次巡察结束后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甚至一些人不收手,不收敛,变本加厉。“回头看”既是为彰显“反腐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更是表明巡察不是花架子、监督不是一阵子的坚定决心。
 
  据了解,在全面检视整改情况的过程中,巡察组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再督促再指导再传压,对选择性整改、打折性整改等情形严以防范,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单位部门,及时移交纪检机关严肃追责问责。
 
  同时,巡察过程中,各巡察组通过抽查被巡察单位半年来的会议记录、建章立制的执行情况,着重对财务审核、工程建设及对扶贫领域重点工作进行全面的把脉会诊,对没有发现的问题“再发现”,对尚未深入了解的问题“再了解”,确保问题见底。消除巡察一阵风的潜意识,形成再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