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关注宣汉:“白马”背上的新“马鞍”
发布时间:2017-12-08
来源:
廉洁四川微信


达州市宣汉县白马镇马鞍村位于秦巴山区和四川盆地结合部,海拔700米至1400米,取名马鞍,从字义上便能想象出这一定是这白马镇上海拔最高的地方。前几年,该村基础设施落后、山高路险、土地贫瘠,全村1635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27户429人,是宣汉县最贫困的行政村之一。随着该镇其它村近年来经济的急速发展,这幅“马鞍”却显得有些落寞,与这匹奇骏的“白马”显得极不搭调。
2014年底,宣汉县纪委帮扶工作组进驻马鞍村。在该县纪委的和镇党委、政府引领下,该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模式,为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2年多过去,马鞍村群众切实感受到快马加鞭的发展变化。
基础支撑

人畜饮水工程
2014年前,由于该村地理位置海拔较高,村民吃水困难,常常要走几里山路去挑水吃;村里也没有一条像样的村道,水泥硬化路只有800米,其它的全是土路、窄路,一遇到下大雨,冲毁道路的情况时有发生。县纪委帮扶工作组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日夜奋战,短短两年多过去,目前该村已硬化村道20多公里,修建蓄水池5座,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问题。该村通过集体山林流转、水库承包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针对居住条件恶劣的贫困户,实施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1户,全村脱贫奔康底气更足了。

新建的乡村旅游观光道路
“感谢党的扶贫惠民好政策!现在公路修好出行方便了,又住上了新房,老百姓可高兴了,一到收成期,地里种的经济作物也有商贩上门来收购,经济提上来了,日子过得可幸福甜蜜呐!马鞍村村民赵文丰如此说道。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
产业保障
该村采取农民闲置土地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皱皮木瓜、厚朴、黄柏等中药材。起初,村民并不配合,县纪委派驻该村的驻村干部张宏宇和村干部一起组织村民代表先后到各地学习考察,并挨家挨户走访动员,宣传发展产业的思路和未来规划,不厌其烦地对群众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最终形成共识,村民一致同意将闲置土地入股专合社。截至目前,已发展皱皮木瓜1000余亩5万余株,计划今年下半年再发展1400亩5万株,仅此一项,年均增收500万元。与此同时,同步发展厚朴1200亩、黄柏700亩。

中药材“玄参”种植基地
精准扶贫以来,该村依托5个专业合作社,按股分红形成良性利益共享共赢“链接”。吸纳村民就地务工增加收入,常年在专合社务工人数达40人,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以种植皱皮木瓜为例,农户将闲置土地入股,专合社帮助回收产品,产品销售后利润部分,70%分配给股民,30%作为专合社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同时,股民可在专合社务工挣取日均80元的劳动报酬。

皱皮木瓜种植基地


与贫困户群众座谈
旅游助推
为满足群众发展产业需求,该县纪委帮扶组多方考察论证,该村启用一批本村能人融资开发,整合项目资金900余万元,大力筹建专合社,实现集体与个体利益“焊接”。先后成立宣汉县清风福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宣汉县瑞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个专合社,已有205名村民入股(贫困人口55人)。

三教合一的印盒山寺

王家营“瑞峰人间”休闲旅游度假山庄
如今,从马鞍村山顶眺望,茂密的森林成为天然氧吧,一茬又一茬山坡披上厚厚的绿装,四通八达的村社道路蔚为壮观,散居在道路两旁的村民新居星罗棋布,分布在各山头的诸如印合山寺庙等旅游景点依稀可见,2000余亩中药材为大山披上盛装,一副锃光瓦亮的“马鞍”镶嵌在白马背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