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洁四川:宣汉县159份“相似”的电解质检验报告单
发布时间:2019-02-11
来源:
廉洁四川

“65岁男患者杨某,电解质检验指标为钾7.9mmol/L、钠153.5mmol/L、氯98.2mmol/L、钙2.51mmol/L、4.69mmol/L;82岁男患者王某,检验指标数值与杨某的一致;59岁女患者苟某检验指标数值也是一样;曹某、曾某、伍某......也一样。”2018年7月,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在医疗卫生系统突出问题专项检查暗访整治行动中,在东林乡卫生院惊奇地发现,该院为患者进行电解质检验,出具的检验指标竟然惊人地相似。
“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天不同时间段,进食与空腹、劳动与休息时检验出来的指标数值也会不一样,而这些检验单,无论男女老少、各种年龄阶层检验的结果竟然一样,里边肯定有问题。”经咨询医疗卫生专家,检查组人员被这样告知。于是,组员找到了该院专门负责电解质检验的医生。
“是不是对每一个患者都作了检验?”
“患者都做了测试的。”面对检查组人员的询问,检验科医生张春华辩解道。
检查组人员在东林乡卫生院核查门诊资料(唐泽民 摄)
为了查清事情真伪,检查组人员根据“东林乡卫生院门诊病人逐日登记簿”名单,随机走访了几名做过电解质检验的患者,患者均表示住院期间只是打打点滴、测测脉搏等,并没有做过电解质检验。
“从4月13日到7月23日期间的159份电解质检验报告单到底是怎么来的?数值为什么都一样?”
“我填上去的,我估摸着电解质检验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什么问题,就选择正常范围内的数值填上去,并复制粘贴反复生成检验报告单。”面对检查组人员反复询问,张春华终于松了口。
“为什么不经检验,就直接填写数据?”在检查组人员的再三质问下,张春华语词含糊地说道,“今年四月初,我发现电解质检验仪器坏了,立刻将此事报告了院方,后来一直没有维修,也没有购买新的仪器。”
“得知电解质仪器损坏后,我没有及时安排维修,也没有发现医生们还在继续出具电解质检验医嘱和张春华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问题。”院长桂逢才主动承认错误,“是我工作失误、安排不周详,疏于监督检查、履职不到位,对此要负领导责任。”
然而事实的真相真的就只是如此吗?据调查,该院副院长叶晓平、曹志欣,医务人员涂海洋均表示4月份就知道电解质仪器已损坏,院长桂逢才知道并默许了他们在设备损坏后继续出具电解质医嘱的违规行为。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设备没坏之前,同样有很多没有做过检验的患者病历资料中有着这样一份检验报告。之所以在患者检查项目上做“文章”,为的是卫生院的“创收”,患者每次进行电解质检验的价格为36元。该院通过虚增电解质、血脂、血糖、三大常规、肝功、肾功等检查名目,降低药占比,增加卫生院的营业额,从而达到提高个人奖励性工资绩效的目的。调查中还发现,该卫生院存在过度医疗现象、病例档案资料保管不善、个别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等问题。
医生本该对症下药、治病救人,但是该卫生院医生对的是个人收入的“症”,下的是虚列检查项目的“药”,其“瞎开药方”“乱出报告”的违纪违规行为苦了患者、害了自己,性质恶劣。2018年11月,桂逢才作为卫生院院长负有领导责任,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叶晓平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曹志欣和涂海洋分别受到记过处分,张春华被解聘。
“作为一名医生,不该为个人私利而损坏患者利益,违规虚列医嘱这种做法对不起自己的医者身份,辜负了患者对我的信任。”叶晓平在审查过程中充满了悔意,表示今后要深刻汲取教训,认真履行医生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医风医德。
“医生是良心职业,然而有的医生利用监督缺位、管理薄弱等漏洞虚列检查项目,对患者过度医疗,甚至收受红包,严重侵害了患者利益、损坏了医生形象。”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王通说道,“对于这类违反职业操守、违反相关制度规定,重利忘本、违规操作的医疗卫生领域违纪案件,我们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据了解,2018来,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有效遏制和减少医疗卫生系统腐败和作风问题,该县纪委监委聚焦医疗卫生领域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医疗卫生领域监督检查和专项巡察工作,重拳整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发现并整改问题990个,立案1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该县医疗卫生系统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作者:唐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