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四川:宣汉县聚纪检力 解群众忧 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赢得群众点赞
派出纪检监察组指导土黄镇纪委研究疑难案情(周小中 摄)
“感谢纪委同志,为我们群众办的好事、实事,挽回了我们的损失。”一大早,宣汉县纪委监委派出普光片区纪检监察组就迎来一位“老熟人”,和前几次愁眉苦脸、怨声载道不同的是,这次他喜笑颜开、态度友好,手执一面大锦旗。
2018年下半年,张学伟等人向宣汉县纪委监委派出普光片区纪检监察组举报老君乡古楼村村干部贪污受贿、侵吞国家补助等问题线索。普光片区纪检监察组随即整合归口乡镇纪检力量对案件进行初核、立案审查。不到两个月,就将此案办结并前往该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布了古楼村党支部书记夏泽云、时任主任夏泽平和原主任姚中孝违纪违规事实,并宣布对违纪人员的处分决定,责令将违纪款如数退还。该案件发生在六年前,时间间隔久远、佐证资料大量流失,要办理难度极大,举报者并未报太大希望,然而,该案件很快被核查清楚并妥善处理,张学伟等人既意外又开心,送以锦旗表达谢意。
“群众利益无小事,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作风问题是我们分内之事,只要谁动了群众利益的‘奶酪’,我们绝不姑息。”派出普光片区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王永成如是说道。
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2017年宣汉县纪委监委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浩荡征程中先试先行、量体裁衣,探索建立4个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构建了区域协作、统筹运行的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格局,在全县乡镇一线牢牢筑起了廉洁阵地、增设了监督哨岗。自成立以来,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充分彰显了前线堡垒优势,将监督执纪深入群众身边、下沉到地里田间,成为群众眼中“不走的巡察组”。
时任下八镇云观村主任向以建2012年以村集体差本人6万余元为由,巧立名目将该村4170元新农合资金据为己有,用于个人日常开支。他因熟知账务,“精心”编造事由、虚列收支账务清单,“骗”过了镇纪委多次抽查,自以为“天衣无缝”,岂料,2017年4月便被刚成立不久的派出南坝片区纪检监察组揪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现场清退违纪款时,到场的群众一脸茫然,甚至对属于自己的钱被侵吞了还毫不知情,经过派出片区纪检监察组干部的耐心解释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各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坚持“办结一起、警示一片、息诉一方、让群众满意”的工作理念,主动回应群众期盼、关切的疑难案件,截至目前,共初核各类问题线索518件,立案59件,组织交叉办案121件、协作办案169件,全县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综合指数较2016年增加2.58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成立后,突出政治监督,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整合片区监督力量,围绕各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脱贫攻坚、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重点内容开展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对重点问题发送督办函限期整改,对未整改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相关责任人责任。自成立以来,各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782个,发出整改督办函247份,督促整改问题543个,约谈党政负责人70人次,约谈乡镇班子成员、部分村(社区)干部750余人次。
此外,该县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还通过疑难案件会诊、交叉协作办案、办案帮带、业务培训等多渠道不断提升乡镇纪检综合力量。土黄镇纪委在办理该镇望乡村原村主任杨有双违纪案时,因存在违纪事项多、佐证资料收集难度大、群众不愿意配合等困难,土黄镇纪委力不从心,案件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后来通过将该案作为疑难案件上报,派出土黄片区纪检监察组整合周边乡镇纪委力量协作办案并予以全程指导,最终该案得以办结,杨有双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给予组织处理。“办案过程中,学到许多技巧和方法,丰富了工作经验,对今后开展执纪审查调查工作有很大帮助。”土黄镇纪委书记王登勇结案后如释负重。据统计,该县乡镇纪委2017年、2018年立案数较2016年分别增加15.5%和67.4%,案件办理质量、效率明显提升,群众信访、上访量尤其是反复信访、上访现象明显下降。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的认可是对工作成绩的最好肯定。”宣汉县纪委监委负责人王通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不走的巡察组’作用,结合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建设保障年”活动、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等工作,坚决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切实利益,用实际行动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