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深化“三项建设” 打造反腐铁军
为顺应“三转”新使命新要求,四川省纪委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多措并举深化思想作风、能力素质、基层组织“三项建设”,打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铁军。
践行“六项承诺”,深化思想作风建设
强化中央新精神学习。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央纪委、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为主要内容,掀起学习践行的新热潮。采取读好书籍、听好讲座、看好影片、参加军训等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从政道德等教育,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开展学习党章、“三转”研讨交流等活动,把握党章赋予的职责,凝聚“三转”共识、找准履职方向。
深入开展践诺活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深入开展践行“六项承诺”活动,晒工作、比贡献、立标杆、树形象。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常态化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大力宣传身边先进典型。开展纪检监察业务竞赛,举办廉政文化作品展,评选表扬纪检监察好干部、办案能手、业务标兵,形成比学赶帮、砥砺奋进的浓厚氛围。
贴近群众转变作风。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省纪委监察厅二十一条要求,持之以恒、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四风”。健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机制,深化“纪委书记下基层”、“纪委开放日”、下访接访活动,实行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制度,统筹推进“走基层”、定点帮扶等工作。
加强培训和保障,深化能力素质建设
紧扣“三转”实务,强化教育培训。突出“三转”政策法规、新的职能职责、执纪监督实务等内容,区分领导干部、派驻机构干部、执纪办案人员、综合保障人员、新进人员等类别,缺啥补啥、急用先训。评选推荐监督执纪问责精品案例,总结交流办案经验,选派干部参与重大案件查办等工作,提升实战能力。采取业务讲坛、视频培训、岗位练兵、能力测试、自主选学等多种方式,分级负责与跨级调训、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实现教育培训全覆盖、多渠道、个性化、专业化。
围绕规范执纪,优化业务流程。适应回归监督本职、聚焦主责主业需要,开展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清理,依法依规进行废、改、立。按照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转变监督执纪方式方法等新要求,全面梳理优化纪检监察业务清单、目标定位、内外流程、标准要求,逐级逐项汇编成册,实现各项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适应主业需要,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安全办案设施和制度建设,推进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软硬件水平。完善纪检监察信息化工作平台,进一步向派驻机构延伸。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办案信息查询平台,实现执纪执法数据共享。协调加大基层纪检组织、派驻(出)机构经费和装备保障力度,建立查办案件经费保障机制。
打造好班子硬队伍,深化基层组织建设
以更高标准建强班子。坚持好干部标准和正确导向,严把提名考察关,选好配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把手”,优化班子年龄、知识、经历和气质结构。进一步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各级班子议事决策、分工协作、监督约束等制度,增强决策科学性和工作执行力。健全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任机制,建立“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后备人员库”,按照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把纪检监察干部选准用好。
以更严要求管理队伍。研究制定适应岗位需要、体现严格要求的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意见,完善干部选、育、用、管机制,建立纪检监察干部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体现职业特点的干部资格准入制度,拓宽优秀人才进入渠道,注重引进急需专业人才,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力度。稳妥探索淘汰退出机制,对不适合在纪检监察岗位工作的干部及时调整。推进干部跨系统、跨区域、跨部门交流,加大轮岗交流、上挂下派力度。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保护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干部,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
以更大力度夯实基础。坚持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纪检监督,与全面深化改革配套,分层分类健全纪检监察组织。以双重领导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为重点内容,探索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纪检组织建设,统筹推进中央驻川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努力做到机构和人员满足需要、体制机制适应要求。